移动端

您现在的位置:兴旺宝>广电设备网>资讯列表>中国国际音频产业大会在浦东召开

中国国际音频产业大会在浦东召开

2024年03月29日 14:20:27 人气: 161 来源: 浦东发布
  100多位演讲嘉宾、600家电子行业企业代表、1000多位参会嘉宾齐聚浦东张江,共同探寻音频发展新趋势。3月27日,由中国电子音响行业协会、上海市浦东新区先进音视频技术协会共同主办的“2024中国国际音频产业大会”在浦东张江开幕。作为声学产业领域的“风向标”盛会,本次大会聚焦电子产业热点,围绕AI+音频等新质生产力未来发展方向展开一场场“头脑风暴”,多个音频产业的新标准、新规范也在会上发布,展现“声音”产业发展的新机遇和新空间。
 
  企业加速创新
 
  探索高清音频新可能
 
  在当天的大会上,我国自主研发的首个低延迟低复杂高清无线音频编解码标准(L2HC)参考代码正式发布。
 
  据悉,L2HC在传输速率、抗干扰、兼容性等多个方面全球领先,结合星闪、蓝牙等无线传输技术,为消费者提供端到端高清无线音频体验。本次大会发布L2HC标准参考代码,为全球音频设备厂商和产业链伙伴提供解决方案支持,并持续推动L2HC产业应用和生态建设。
 
  2023年12月,工业和信息化部、教育部、商务部、文化和旅游部、国家广播电视总局、国家知识产权局、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七部门联合印发了《关于加快推进视听电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》,七部门对于持续推动视听电子产业高质量发展,更好打造全产业链合作等问题高度重视,并提出了指导意见。该指导意见的出台,明确提出了音视频行业是电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主线。
 
  2024中国国际音频产业大会主题聚焦“音无界,@未来”,开展两场主论坛、十场分论坛。内容覆盖电子产业热点领域及方向,分别包括智能车载音频、智能耳机与可穿戴、3D音频、电声元器件及芯片智能家居与会议系统、助辅听医疗健康、声音与音乐技术等。并配以主题展览、新品发布、专家访谈、围炉夜话、声学大讲堂、商业对接会等活动,聚焦音频技术的创新和应用,探讨如何加强产业基础技术,提高产业链的整体水平。
 
  本次大会指导单位为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,支持单位为浦东新区科学技术协会。会上,也吸引了一批浦东领军音视频产业企业参与。中国电子音响行业协会副秘书长、上海市浦东新区先进音视频技术协会秘书长张晓亮表示,音频产业不单单是声音的传播,实际上是数据的传输,在大数据、人工智能技术的加持下正爆发出无限的潜力,“我们最近也在走入上海中医药大学等高校、院所,去探索音频在医疗等领域的新结合,并将带着企业、带着实际需求去和更多高校协同创新,以‘产学研’一体化的模式,不单在上海、浦东寻找新的发展机遇,更走入长三角寻求更广阔的合作空间。”
 
  行业白皮书发布
 
  车载声学系统正在爆发
 
  《2023电子音响行业发展报告》在大会上正式发布。行业白皮书通过对电子行业市场深度调研,纵览全球电子行业概况,收录产业最新技术,分析汇集国内国际数据,拆解行业现状、痛点、趋势,从更高站位更远视角洞察市场需求布局,为电子行业发展提供参考和启示。
 
  白皮书显示,2023年我国电子音响行业主要产品总产值约为3496亿元。面对复杂的形势和外部环境的冲击,行业整体运行仍显示出强韧性,行业企业的外贸竞争展现新优势,以技术研发、品牌建设、服务保障为核心,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凸显,全球产业链布局的步伐明显加快。其中,车载声学系统正在爆发。未来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的扩大和其他车载信息系统、车载网络安全监控等技术的持续发展,还将迎来新的发展空间。
 
  中国电子音响行业协会声音与音乐技术专委会主任、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李伟教授认为,如今汽车由搭载的座位变成智能座舱,也就代表着它已经不再是一个座位,而是一整个操作系统的空间和互动的平台。“车载音响等就像智能座舱的硬装修,但在个性化需求增强的当下,结合计算机软件‘调配’出的独特音频服务就像软装潢,此类技术因为具有独特性,迈入的门槛高,也更具备市场竞争力。”李伟教授表示,“中国电子音响行业协会去年新设了声音与音乐技术的专委会,专委会成员除了来自计算机领域外,还集中了很多音乐学院专家,一同去探索更多的音乐科技创新。”
 
  在本次产业大会的智能车载音频专题论坛上,《车载音频声性能客观测试方法和设备规范》也正式发布宣贯。该标准将有助于规范行业发展,提升行业门槛,提高行业竞争力。业内专家表示,车载音频声性能能够在统一标准的推动下,整车厂也将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优质、更加智能的音频体验。
 
全年征稿/资讯合作 qq:1097660699@qq.com
版权与免责声明
1、凡本网注明"来源:兴旺宝"的所有作品,版权均属于兴旺宝,转载请必须注明兴旺宝,https://www.xwboo.com。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。
2、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、技术文章、资料下载等内容,如涉及侵权、违规遭投诉的,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,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。
3、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,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,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。其他媒体、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,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,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。
4、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等问题,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,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。